电影观后感汇编15篇

更新时间:2025-11-10 17:41:20
电影观后感汇编15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影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影观后感1

昨天晚上和同学一起去看了电影《八佰》,今天想写一点看这个电影的感受。

电影的大背景是在日军入侵上海的情形,该片取材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整个电影内容让人看着还是很热血的,河对岸的灯红酒绿和这边的一片狼藉和废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同阶层的人的心理状态刻画的也入木三分,故事人物特别多,每个角色都是“小人物”成长起来的。从刚开始的唯唯诺诺,想当逃兵,一步步的在队伍顽强的抗战、殊死拼搏中被感染,成长成为用身体挡住日军一次次突袭的军人。

整个战争场景是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感觉的的确确就像是真实的场景。武器装备的悬殊和中日两国军队素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它不需要用第三人称旁白的表现手法,从战斗的过程中就表现的淋漓尽致。战争太残酷了,国军表现的特别顽强,誓死保卫国民党旗的那一段很燃。

机枪连轮流抱着炸弹往下跳穿透日军铁桶阵的这部分,表现的太好了,直接戳中了我的泪点,情不自禁的流下两行热泪。正如电影里面说的,倘若所有中国人都抱着这种必死的信念去御敌,何愁有外敌。(原话应该不是我这样说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

谈到这个,我觉得看历史总要从中感受点什么。为什么国军那时候好几百万的军队打不过只有自己十分之一的日军呢,这个真值得深思。中国人民得团结起来,我们是一个拥有5000年传承的泱泱大国,如果所有中国人拧成一条绳,何愁别国来欺负我们。

最近美国经常在外交媒体上对中国发难,作为每个中国企业,每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站起来了。我们背后的国家很强大,但国家之强大,需要我们国人来充实它,建设它。不仅仅是在军事上,更应该在技术、科技、文化等方面一步步走向国际的领先,相信不久的将来,再不会有其他国家敢拿中国说事!

电影观后感2

电影讲述的是美苏冷战时期,苏联间谍阿贝尔被美国政府逮捕,此时,驾驶美国U2侦察机的飞行员鲍尔被捕。为阿贝尔辩护的美国律师诺万受到重重阻力,最终在诺万代表美国和苏联进行谈判后,双方达成协议,交换人质。

身处敌营却沉着冷静的苏联间谍阿贝尔,为异国间谍全力辩护的美国律师诺万,这是影片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两个人。美国对于人权的保护享誉世界,律师事务所要求诺万为苏联间谍阿贝尔辩护时,他有矛盾和犹豫,但是接受案子之后的他,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职业律师。家庭,国人和媒体的反对,并没有让他质疑自己的决定,在和阿贝尔几次交流后,他理解了阿贝尔对家乡的思念,承诺让阿贝尔回到自己的祖国,在美国飞行员被捕后,他又提出双方交换人质,已达到最小损失,并在交涉后救出了一名学生。阿贝尔是苏联间谍,但影片并没有塑造一个邪恶、冷血的形象。他身上有一种特殊气质,沉稳执着,热爱自己的国家,他总说:“what help”,不是他无所畏惧,只是他比一般的人多了份沉稳的心。而影片只是反映了美苏冷战时期双方对峙的一个小的点,历史无疑是沉重的,但正因为我们背负历史,人类才能前进。

人权,职业道德,人格。这是我在这个影片中看到的,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人权的问题,是国家层面的,而职业道德和人格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分不开的。有多少人能像主人公一样做到职业道德高于一切呢?面对家人的质疑和反对,他没有退缩,媒体和社会的压力没有让他选择放弃,他忠于自己的职业,而在双方交涉过程中,诺万的高尚人格再次体现,每一个生命都是等价的,是同等重要的。他身上有非常多的闪光点。因此,他是真正的“standing man”

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来说,最重要的是在正确的人生方向中,能够坚持自己,能够从小事去做,去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电影观后感3

当看完电影后一段时间后,你是否会淡忘?那是因为看电影本是一种消遣,可是在看《20xx》时是否对你的心灵产生了震撼?当一座座高楼大厦像积木似的轰然倒塌当海水向陆地涌来,你是否留心并记住?我想是的。此时此刻的你是不是会嫣然一笑呢?的确,电影就是电影,不可能成为现实,当看完后有的说有的笑,没有了悲叹!可是现在,在哥本哈根开始了一次人类“生存”的会议……

我们家园在哪?是的,就在脚下,可现在已是千疮百孔!北极冰的融化,亚马逊河流域森林灭绝,南极周边臭氧层空洞……地球正以无可阻挡的趋势变暖,人类“明天”岌岌可危。在一张从香港到哥本哈根的机票上写着:8273公里,二氧化碳排放931公斤!而造成这一些惊人的后果-没有谁,只有人类。当工厂烟囱吐出黑色的烟雾时,当汽车从后面排出尾气时,黑色的魔鬼“灭杀”着全球气候与环境。有人会说没那么严重吧?,但是在看看现在该是严冬的天气,冷吗?每一天道路上烟气尘尘,河水已被垃圾污染,影响这人们的身体健康!

一只鸟儿,“明天”它还能继续展翅飞翔吗?一只花豹,“明天”它还能自由的在森林草原上奔跑吗?一头北极熊,“明天”它还能稳稳地站在冰川上吗?一头熊猫,“明天”它还能躺在草丛中安心地吃着绿油油的竹子吗?一条小鱼,“明天”它还能在清澈的小溪中自由自在的游泳吗?这是只有人类来决定。只有人类的保护,才能是万物继续生长,一起拯救地球吧!

“Where is my home?”只有人类自己决定!

电影观后感4

每当看到险峻的山峰时,里的沉香救母的事就清晰的浮现在我的眼前:在沉香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神斧,劈开华山,结果华山中间有女娲石顶着,王母娘娘说:"救你娘和改天条只能选一样。"面对这艰难的选择,娘为沉香唱了一首歌,沉香流出了一滴滴眼泪。娘说:"不管发生什么,娘总时在你心中的。"看到这里,我内心一阵激动,眼泪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那就是母亲啊,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啊!我比沉香幸运多了,我生活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想起妈妈为我付出的一切,我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妈妈看我的身体很瘦,还挑食,她就给我每顿炒一盘肉,他们不吃,专给我吃。她每次上班回来,累得气喘吁吁,可还得抓紧时间给我煮我喜欢的饭菜。她怕我饿着啊!

记得还有一次,我兴高采烈的到妈妈上班的地方去,我多想妈妈陪我走一会儿,就向妈妈提出了这个要求。妈妈当时真是左右为难,毕竟还没下班啊!为了不让我这灿烂的笑容消失,就陪我走了一会儿。当我们回到妈妈单位时,单位老板突然出现在妈妈面前。他的.老板严厉地批评妈妈,并要扣妈妈100元。当时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可妈妈却笑了笑说:"没关系,只要我儿高兴就行。"

冰心奶奶说过:"世界上若没有女性,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是的,这世界就是因为有了女性就有了母亲,有了母亲就有了一种爱,就是母爱。这种爱是无私。伟大的。之所以有 ……此处隐藏4234个字……献出自己的力量。虽然说距离革命时期离我们已经有数十年的时间了,这么多年的时间里面,民族精神也已经有所改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丢弃当年的那种精神。我们应该时刻牢记着革命精神,为自己的后代创造出更好的生活条件。

电影观后感12

对于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电影,广泛传播坚贞爱情而成为这一故事题材中,也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名剧。而其故事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

然,对于在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电影中,男女主人公的年龄都是在十六七左右,按现在的话来说风华正年少,也是在学校读书时的大好年华了,无疑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属于早恋性质的故事。一般来讲,“早恋”一词带有长辈一方的否定性感情色彩,一般指十八岁以下的青少年之间发生的爱情,特别是在校的中小学生为多。

对于早恋,目前的争议还是弊大于利,因为当前的青少年恋爱会带来很多问题,如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等,尤其对女孩更为明显突出,但一般不会有太严重的影响。早恋常常以失败告终,很少出现早恋能够终身厮守的;亦有人认为早恋是青少年对男女关系的探索和学习,为将来的恋爱与婚姻作准备,不宜过份禁制或压抑。不可否认的是,那恋爱即便是青少年当作课程来学习,仍然难以把握住其中的理性。

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虽是传说,也是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我们透过祝英台女扮男装所表现的反抗封建礼教的表层思想,能更深一步地把握到社会进步中要求男女平等、呼唤女权回归这一深层的民族潜意识。如果没有梁祝的悲剧,人们就不会认识到传统的包办婚姻制度的弱点和局限,就无法看到其他选择的可能性。传统的婚姻制度就将继续保持原样。从这方面分析,也仅仅是故事艺术本身而言。

在我们目前现实生活中,诸如像梁山伯与祝英台那样,属于在校恋爱的青少年还真是不在少数了。同时我们发现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是否警惕也在我们目前青少年的早恋中存在着悲剧的发生呢。

电影观后感13

暑假里的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一部名叫《八佰》的一部电影。

1937年,日本侵略上海,国民党组织70万军队发动了淞沪战役,由于当时国家不够强大,淞沪战役失败了。国民党在大规模撤退以后,组织420人留守四行仓库,为上海抗战保留了最后的希望,史称“八佰壮士”。

看完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们的这种爱国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所有中国人学习。如果我长大了,中日再发生战争,我一定会献出生命,像那些英雄们一样,奋勇保护自己的国家。我希望,中国人民团结起来,让中国更加强大,永远屹立在世界之林。特别让人感动的是所有贴近人性的真实表达。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在成为英雄前他们都是普通人,很多角色思想转变非常贴近人性。害怕,想回家,最后无论是正规军,杂牌军,还是游击队,都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荣誉而战斗,用谢晋元团长的那句话,是作为种子去叫醒另外的人。当那英演唱的片尾曲《苏州河》响起,迟迟不愿离开影院,只因想看看很多真实人物介绍,知道他们的名字和籍贯,有的战士甚至连张照片都没有留下……

影片尽量给我们还原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拍摄场景震撼,拍摄手法巧妙,镜头设计总是巧妙从租界记者的望远镜内转场到战场,强烈的对比感震慑着每一位观众,无论是彩色繁华的租界,灰黑破旧的四行仓库形成的对比,还是镜头的最后,高楼林立的现代大魔都依然挺立的满布弹孔的大楼旧址。看完影片,心中除了感动佩服,更多的是致敬,致敬那场战役中牺牲的以及幸存的人们,无论是留下姓名的,还是不知名的英雄,无论是军人还是平民,你们都是好样的。

电影观后感14

袁隆平,一位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一位农民朋友眼中的“当代神农”,“米菩萨”,离我们的生活如此遥远又如此接近。12月2日,学校组织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观看电影《袁隆平》,让我对“杂交水稻之父”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在平凡中见到了伟大。

这部影片主要讲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充满坎坷的研究道路上奋力跋涉,把绿色的梦想书写在大地之上,在布满荆棘的实验丛中踯躅前行,呕心沥血。历经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为生命中弥足珍贵的杂交水稻事业无怨无悔,倾其一生;经历数十载的不懈探索和艰难实践,袁隆平终于成功了!他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影片通过再现袁隆平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进行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研究并取得成功的风雨历程。表现了袁隆平心忧天下、造福人民的宏大抱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和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

有句俗话说:“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袁隆平取得这些成果不是靠运气,而是经过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探索,才使他得到回报。我想,他成功的“秘诀”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正是有了这些,袁隆平才一次又一次地攀登高峰。而古今中外,哪一位成功者手中的鲜花,不是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呢?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李时珍经过长期艰苦的实地调查,编写成了约190万字,五十二卷,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的《本草纲目》;“炸药大王”诺贝尔,由于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发明创造上,终身未婚……

我们也要在人生的起跑线,经过“加速”到“冲刺”中展示,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发挥美丽人生!

电影观后感15

《萤火虫之墓》也有人翻译成《再见,萤火虫》。这部感人的片子主要是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飞机轰炸日本。许多人没有了家园和亲人,简直是生不如死。一位失去父母的孩子——阿秦,因为轰炸,他的妈妈丧失了生命。阿秦为了不让妹妹明白母亲已经去世,他除了照顾好妹妹的生活,还每一天陪她玩耍,给她寻找欢乐。但妹妹心中明白,母亲已经永远离开了他们。之后,一位阿姨领养了他们,可是因为战争,食物越来越少,那位阿姨抱怨他们,说他们不干活就吃粥水。所以,阿秦和他的妹妹只好自力更生,自我搬到废弃的山洞居住。虽然生活多么艰苦,但他们都会在艰苦中享受欢乐,享受生命的美丽。一段时间过去了,米缸已经是空空如也,阿秦的妹妹因为营养不良,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背上长满了湿疹。为了给妹妹找食物,阿秦趁着飞机轰炸,冒着生命危险去别人家里偷东西。他甚至恨不得每一天都有飞机来轰炸,好让他有机会去偷东西给妹妹吃。可是经过长期的饥饿,死神夺走了妹妹的生命。阿秦只好把妹妹的尸体和她最爱的洋娃娃放入一个箱子里。

看到这儿,我又哭了起来。

这部片子给了我们这些拥有父母呵护的孩子一个启示,我们有那么好的条件,环境好,能够吃饱饭,偶尔还能够大鱼大肉,父母又精心照顾我们,为何不好好珍惜生命,做有用的事,让自我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呢?

让我们一齐努力,维护世界和平,让世界上不再有战争,不再有那弥漫在空中的硝烟,不再有悲惨的呻吟声,不再有天空中发出“嗡嗡”叫声的战斗机,不再让士兵在战场上一个个倒下吧!

《电影观后感汇编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